详情
Details

“热闹人”和他的养老院

2014/9/27 11:06:15

“哥哥你走西口,小妹妹我实在难留……”衡水养老院,楼道里传来熟悉的歌声,92岁的王秀珍奶奶情不自禁地笑了。“这可是个热闹人!”老人口中的“热闹人”是衡水养老院院长,他原来在一家企业任工会干部,7年前自筹资金办起养老院。虽然院里的条件、设施还比较简陋,但院长性格开朗,爱唱歌爱开玩笑,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温暖。自筹资金办院不大的院子里晒着床单和衣服。金秋时节,院里的几棵枣树硕果累累,老人们就坐在枣树下聊天晒太阳。房间里的木床、铁床款式和尺寸不一,桌椅也都比较陈旧,与记者采访过的养老院相比,设施和条件都不算好,准确地说应该是比较简陋。“大爷,您慢点儿走!”一声洪亮的问候,头戴鸭舌帽的将一位老人扶到了院子里,感觉院子里风大,他随手将头上的帽子摘下,戴在老人头上。“戴上帽子更帅了!”一句俏皮话逗得老人笑了起来。中等个头,戴一副眼镜,还未张口笑容先至,是个有趣随和的中年人。说起自己的养老院,自信而坦率地说:“论条件咱和大养老院没法儿比。”办养老院之前,在一家企业做工会工作。一次,他去看望一位80多岁的老人。老人的老伴和孩子早已去世,独自一人生活,吃饭瞎凑合,衣服上带着饭痂,病了也没人知道,境况很惨。老人老无所依的处境给巨大的冲击,他开始反复思考一个问题:“人老了,该咋办?”7年前,他自筹资金20多万元,办起了这家养老院。收留拾荒老人受经济条件所限,租不起条件更好的场所,养老院建成不久就“满员”了。入院老人中,有一名沉默寡言的瘦小老头,他的身份很特殊,是一名拾荒老人。老人名叫师补槐,五台县人,今年74岁,无亲无故,腿部还有残疾。一些养老机构也联系接收老人,但因老人没有户口本、身份证,无法办手续。得知此事,将老人收留下来,免费提供吃住,并请众人作见证,将社会爱心人士捐给老人的钱存进银行。多年流浪的老人终于有了一个家,说起对自己的帮助,老人老泪纵横。常怀敬老心意六旬老人郭海生患脑血栓,无儿无女无工作,7年前靠兄弟姐妹集资入住养老院。养老院每月收费1060元,鉴于郭海生的特殊情况,每个月只收他600多元。郭海生没有自理能力,需要护工全陪,他交的费用仅仅够护理费,算下来吃住其实是全免费的。在衡水养老院,类似的老人不少。养老院是民办非营利机构,但遇到经济的确困难的老人,没法不管,总是不同程度地减免费用。凭借一己真诚,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,而他的乐观开朗,也让老人们打心眼里喜欢。80岁的宁冬林夫妇是盲残人,膝下无子女,住进养老院已经两年了。老两口略有积蓄,每次取钱,都是开车拉他们去银行,帮他们办手续。院里有老人生病了,把老人的子女接到养老院,以便老人心中有所慰藉。的父亲已经81岁高龄,虽然自己兄弟姐妹众多,条件也都不错,但老人执意要住进养老院。每天,老父亲必做的工作是给两名不能自理的老人喂饭,给一名患糖尿病的老人打胰岛素。在老父亲看来,儿子干的是积德行善的好事,自己应该支持。7年来,有的老人直到离世,到遗体告别、火化,代为尽孝。每次送老人离开,都会选个安静的角落默默坐一会儿。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

本站推荐文章:

幸福托老院提示您:老年人睡前两个小时不宜散步

老人在冬季应当如何养生呢?

养老院的项目建设

返回首页
TOP